堅持創新研發-我國廚具品牌崛起新勢力

案例公司以「製造服務業」自居,用高值產品與貼心服務,成功屢獲消費者的心。

個案簡介

長久以來國內廚具產業的市場龍頭位置由兩大日系廠商佔據,看似牢不可破的市場版圖,卻被我國本土廠商以後起新秀之姿急起直追,在十年的時間之內,撼動該兩大日系廠商數十年奠定的市場地位,瓜分市場佔有率躋身為國內廚具第三大品牌。

此次專利商品化訪談來到台中科學園區,一探這間造成廚具產業版圖地震之廠商,訪問品牌第二代經理人侯劭諺協理,深入剖析公司如何在十年的時間內,打開封閉的市場大門,完成技術商品化,創造發展機會。

創業契機

案例公司成立於1994年,首推產品為懸掛式烘碗機,該烘碗機為案例公司奠定市場發展利基,成為品牌代表產品。身為創辦人第二代的侯協理,回想父親-侯振寬總經理於創業時全心全意投入烘碗機技術研發,並且放棄當時經營不錯的廚具店生意,抱持著失敗就去開計程車的決心,斷掉退路勇往直衝,造就了後來意想不到的豐收成果。

回溯創業動機,便要從侯總經理的廚具店說起,侯總經理最早於同業廠商中擔任維修課長,後來自行開設廚具店,小有成績,從經營廚具店的過程中發現,隨著歐化廚具的流行,愈來愈多人願意美化家中的廚房,尤其是嵌入式烘碗機,每個月業績可達到2~3台,甚至有客人願意為了配合嵌入式烘碗機而換掉家中整套廚具,潛在商機非常龐大。侯總經理分析當時的市場上嵌入式烘碗機僅有國外進口品牌,一台售價高達2萬多元,再加上自己對烘碗機的拆解研究,發現技術門檻不高,因此在集資1千萬之後,成立國內第一家國產烘碗機廠商,準備進軍中低價位的大眾廚具市場。

創新研發-尋找與眾不同的市場利基點

案例公司創立初期以烘碗機製造代工為主,當時年產能可達到8萬台的成績,掌握國內7成以上的烘碗機代工訂單,合作客戶包括了各家廚具知名大廠,奠定烘碗機技術的領導地位。

然而,代工並非企業經營長久之計,當國內烘碗機市場興起之後,各合作廠商便將外包代工收回,自行架設生產線,嚴重影響案例公司未來的生計,面對失去的代工訂單,勢必要另謀出路以延續企業命脈,在外在環境的迫使之下,案例公司決定轉型,建立自有品牌,開拓市場的另一片新天地

  1. 1.投入大量研發資金,充足產品線,奠定廚具品牌基礎

    侯協理說明,消費者心中完整廚具包含了櫥櫃加「三機」-排油煙機、瓦斯爐、熱水器,後來烘碗機加入成為「第四機」,若只有烘碗機一項產品,無法支持廚具品牌發展。因此,案例公司決定投入經營自有品牌之後,便積極投資研發,5年之內,品保和研發人員從原本的5人擴編至25人,充實產品線之餘,也追求品質的穩定,而案例公司的投資,成功在數年之內獲得市場口碑,合理價格加上高品質產品,成為消費者心中高CP值的品牌。

  2. 2.創新研發,建立品牌特色

    廚具為傳統產業,技術發展已達成熟期,發明突破空間不多,因此研發主要以技術改良和外觀設計為主。在研發過程當中,跳脫傳統窠臼,發揮創意創造品牌特色產品,建立市場差異化,現今已有90餘種的產品可供消費者選擇。

    其中,最具創意的商品化成功產品非屬「炊飯鍋收納櫃」莫屬。侯協理表示,起初這個想法不被看好,誰會願意買一個1萬元的收納櫃來裝幾千元的炊飯鍋呢?然而,炊飯鍋收納櫃上市後卻造成意想不到的回響,每個月可達6百台的銷售成績,更成為案例公司在市場上與眾不同的亮點特色。

案例公司原址於三重,侯協理表示,而廚具上下游供應鏈廠商都在中部,因此在擴廠時,將公司南遷台中科學園區,充實技術供應鏈,並且尚在繼續擴廠當中。然而,在公司快速成長之際,案例公司仍堅持不將產業外移,因我國經濟成長與就業力需要國內廠商貢獻一點心力,落腳國內就可以多創造一些就業機會,並且「MIT台灣製造」已經成為品質保證,未來會繼續以MIT台灣製造的高品質,固守對消費者的承諾。

案例公司經營成功要訣
圖一、案例公司經營成功要訣

專利布局-守護公司創意資產

案例公司積極申請專利,保護創意資產,申請專利類型以新型和設計為主,並且從概念發想之時,即著手擬定布局策略,侯協理表示,公司之所以會對專利如此重視,是因為早期曾因專利布局失策而造成公司的損失,因此特別注重專利布局,避免辛苦獲得的專利證書變成一張壁紙。

  1. 1.專利保護漏洞,喪失產品獨特性

    侯協理說明,現今烘碗機的門板都是可拆卸式的,讓使用者得以輕鬆將門板拆下清洗,而這個技術最早是公司的專利,但由於當時對專利不甚了解,在希望節省經費的情況之下,將許多的技術要件都放在同一件專利中進行申請,造成技術權利保護範圍變得狹隘,給競爭對手創造了技術迴避的機會,被競爭對手模仿,喪失了產品獨特性。往後在申請專利之時,會根據市場保護策略擬定專利撰寫計畫,確保產品未來於市場上的技術保護效益。

  2. 2.設計專利,保護產品原創精神

    案例公司除了新型專利之外,也申請許多設計專利保護產品外觀,侯協理說明,設計專利主要在保護產品外觀的設計精神,雖有部份業者企圖以改掉其中一些設計元素作為迴避設計,但有專利的保護之下,還是可嚇阻仿冒者不敢完全複製,尤其外觀設計講求的是整體的美感,只要有小部分的變動就會導致整體的感覺走味,因此案例公司將設計專利納入專利布局策略之一,藉此達到「嚇阻仿冒,保護原創」的目的。

透過案例公司的經驗,說明書撰寫品質良莠與否對於企業專利策略發展極為重要,尤其專利權利保護範圍狹隘,是許多中小企業會面臨到的問題,也是技術容易被競爭者模仿的癥結點所在。由於中小企業資源不如大廠豐富,多委託專利事務所協助撰寫與申請專利,然而,外部人員難以掌握企業技術核心以及市場發展策略,導致最後產出的專利時常無法符合企業需求,案例公司有過吃虧的經驗後,於委託外部事務所處理專利事務時,公司內部仍具有專利人才,再次審視事務所提出的專利權利保護範圍是否符合公司策略,才能發揮最高保護效益,降低市場競爭風險。

服務為本-打通市場經銷通路

除了透過研發和專利,提升技術實力與產品品質之外,案例公司更注入能量於市場經營,開拓通路,而在大廠林立之下,案例公司如何奠定立足之地?「服務」是成功的關鍵。

  1. 1.服務為本,提高配合度

    「為客戶省掉愈多麻煩,客戶的信賴度就愈高」侯協理說,藉由提高客戶配合度,抓緊客戶的心,其他廠商需要加價的服務,案例公司自行吸收成本,免費服務,例如產品配送,案例公司不透過物流公司,自行送貨,若是新建案的客戶,還會將產品分送至各樓層,節省建築工人搬貨安裝的時間,長久下來,擄獲不少客戶的心,也成功打開市場通路,增加經銷商合作意願。

  2. 2.建立服務SOP,消費者省時省力

    廚具為生活必需品,若是損壞將會造成家庭生活的困擾,但由於消費者不是技術專業人士,難以明確表達問題所在,因此案例公司建立服務SOP流程,透過客服人員的引導問答,可提高報修的作業效率,也降低消費者陳述問題上的負擔。另外,修繕作業時常必須到府服務,若是無法立即解決問題,將會浪費消費者的時間,因此,案例公司要求「4點前報修,當天完修」的快速服務機制,更增進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,提升市場形象。

  3. 3.用品質打下發展基礎,奠定市場信心

    侯協理表示,廚具是「Business to Business to Customer」,產品大多數是透過經銷商傳向消費者,品質穩定是吸引經銷商推廣產品的關鍵,當口碑在消費者間傳開之後,愈來愈多的經銷商願意加盟,也就成功打開市場通路。侯協理表示,目前產品主要行銷方法還是以經銷商為主,但會再輔以廣告行銷,增加品牌曝光度,可增加消費者的品牌信賴度,讓經銷商能夠推展得更順利。

案例公司近年來展店快速,多年來的市場經營終得以獲得回饋,最初以中低價位產品進軍大眾市場,但未來將朝向高值化產品方向發展,侯協理表示,消費者對於品牌的關注,也逐漸從產品價格轉移至產品價值,價格是最後手段,品質才是奠定市場地位的關鍵因素。

結語

國內傳統產業在過去製造代工時期奠定深厚技術應用發展實力,近年來,在升級轉型風氣的帶動之下,許多傳統製造商透過創新研發與品牌建立,成功開創市場新契機,並且在「Made In Taiwan」的形象加持之下,增加市場接受度,讓過去崇尚國外品牌的風氣逐漸轉移至國內品牌,為我國廠商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。 案例廠商為本土品牌成功的代表,透過專利商品化的布局,讓技術、產品和品牌能夠成功融合,在市場推動上獲得全方位的加值與保護,創造成功的利基點。未來,案例公司除了服務國內民眾,正積極布局前進國際市場,以成為國際廚具品牌為目標,在此也祝福案例公司能夠順利達成目標,讓我國品牌於國際舞台上展現耀眼實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