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
:::

經濟部智慧財產局Logo

:::

限力減震裝置

01.I611882

創新手術鎚 敲擊可減震且控制力道
「敲擊」是日常生活經常進行的動作,小至一般人槌釘子,大至上醫院動手術都會用到,限力減震裝置能夠吸震、減震,穩健控制力道,讓各種敲擊達到更好效果,醫療、工業與生活等不同領域皆可以延伸創新應用。
許多人都害怕上牙齒診所,懷有抗拒的心理,不是牙齒健康不需要醫生,而是因為太害怕了不敢看,特別是當牙科器械進出口腔檢查,或者要做植牙手術,不時要敲敲打打,那股恐懼不適感與可能引發的併發症,讓人退避三舍。
從盲點出發 尋求解決之道
「限力減震裝置」(以下簡稱本發明)的發明人施瑞源是一位專業牙醫師,擁有三十年的臨床經驗,多年前他接觸人工植牙領域,研習上顎鼻竇提升補骨手術,其方法是用植牙鑽針,或者超音波骨刀在鼻竇骨底面鑽孔,直到距離鼻竇膜約 1mm,用傳統手術鎚敲擊圓柱狀骨鑿,造成鼻竇底板骨輕微骨折,並且頂升鼻竇黏膜,在鼻竇黏膜下方填入骨移植材料,再進行植牙。

然而,施瑞源發現相關盲點,「正常健康的鼻竇黏膜約只有 0.3mm 厚,且醫師操作時是在口腔內操作,看不到另一側鼻竇內的情況,要完全憑醫師經驗。」即使手術前有作 X 光片攝影或電腦斷層掃描量測,其結果誤差仍相當大,如果只以手術前預定的高度,盲目去鑽骨,一不小心就會鑽破鼻竇底部骨板,造成鼻竇穿孔,導致手術失敗,嚴重者還可能造成腦震盪與感染,過程中用傳統手術鎚敲擊時導致身體與頭腦晃動,也常讓患者感到眩暈,於是他投入心力尋求改良之道,思索如何控制敲擊力,以及減低敲擊時的震動。
減震又限力 確保患者安全
本發明是一結合「減震」與「限力」功能的裝置,以此原理所研發的牙科手術槌,結構上是由一個鎚體、一個敲擊件,以及一個雙層的彈性件,亦即雙層彈簧所組成,鎚體一端設有一結合部,該結合部設有一套設孔,另一端則設有一握持部,也就是鎚體的把手。

傳統手術鎚在敲擊時產生的反作用力,會造成鎚子彈跳開來而浪費力氣,此裝置設計特色是在敲擊件的下方裝設雙層彈簧,可以暫時吸收敲擊時產生的反作用力,將敲擊時的動能轉變成彈性體的彈性位能,暫時儲存,對於反作用力產生延遲回彈的減震及吸震效果,且能將施力持續地傳遞至受敲擊物件中,減少能量損耗及噪音的產生。

「減震是藥方,限力是劑量」,傳統手術鎚在使用時,醫師每一次敲擊會隨著手感與使用情境差異,產生力量程度不一,本發明敲擊件上端設有磁鐵結構,可固定力量,下端外圈彈簧有彈力,內層彈簧則有控制力量,可減震與吸震,不同人敲、每次敲,力量皆一致,而且鎚頭與鐵鎚本體採分離式的結構,不會傳遞側向分力,所以手敲多次也不會麻,便利性與手術成功率皆提高。
獲各國專利 創新多元應用
本發明榮獲 2019 德國紐倫堡發明展銀牌獎,並取得多項國際專利,所研發的手術安全鎚已在醫界普遍使用,受到醫師與患者一致好評,這是施瑞源花費二十多年時間,親手畫下數百張設計圖,不斷研究測試與改進後的成果,而他在研發過程中亦發現,將此限力減震之專利技術,應用於日常生活各種手工具中,可以達到同樣優秀效果,例如:減震鐵鎚、減震露營鎚、減震斧頭、減震高爾夫球桿等等,不只是單一產品的發明,而是各種領域創新應用的開啟。

  • 發布日期 : 110-06-18
  • 更新日期 : 110-06-18
  • 發布單位 : 專利行政企劃組
  • 瀏覽人次 : 2967

訂閱電子報

每月寄送一次,提供我國智財權發展與新知 讓您完整掌握IP最新動態、國際趨勢

回頁首